南山高銮水长 巍巍哉我中华
人到中年总是会缅怀过去,尤其是六年的中学生涯真是多姿多彩充满着不可磨灭的回忆! 我的母校是居銮中华中学,我们是一所私立的华文独立中学,当年全国有六十几间独中,属于一个教育体系。我们没有得到政府的资助,学生们需自付学费,学校常常向大众募集资金,庆幸的是民众尤其是华社特别支持我们学校,为维护华文教育出钱出力! 我在1991年入学初中一,初一算是最轻松的一年,星期一到星期六早上7.20am 上课到 1.20pm。 我除了星期四下午有社团活动其他日子准时放学。非常轻松的一年所以有很多时间看漫画和小说! 初二开始课业慢慢繁重起来,下午开始也要上课,从每星期一两天演变到高中几乎每天都有两堂下午课。高二的时候学校安排政府学校的老师来帮我们补习用马来文来应付政府的高中考试。高三的时候学校还特别安排了英文的理科课以让我们备考新加坡的大学。所以最后几年差不多一天十个小时在学校,早出晚归怎一个累字了得!真的比我现在上班还累上许多倍! 除了学习的课程之外,我们还必须参加至少一样的课外活动。社团的选择有各种语文学会,历史学会,戏剧学会,舞蹈团,合唱团等等,而制服团体则有班长团,巡察团,男女童军,圣约翰等等。我初一和初二都是华文学会的会员,初二华文学会分成写作组和新闻组,我选择了新闻组并在彭秀梅老师的教导下学习如何写新闻稿。初三的时候新闻组从华文学会分离出来成立了校训社。我们采访学校大小事写成新闻贴在布告版上,下午有一段广播时段播报新闻简讯再放些歌曲。因为经费关系一年只能办几次的报纸,都是我们自己在社团会室里自己打字和排版,完成后非常有成就感。校长发了我们学生记者的证件,那几年我常常带着相机去采访拍照,经常追问其他社团和学会有没有什么大事可以让我采访!有一次在圣约翰的线人顺梅的通报下我顺利地跟着采访圣乐翰拜访老人院。我还采访过几个艺人,万芳来我们学校演唱的时候我有幸和学长一起去访问她。李思松和李伟松两兄弟来拜访我们学校,我也陪同他们参观校园并进行访问。 初三的时候我除了是校训社的会员外,身为副班长所以还是班长团的一员。校讯社是个只有十几二十个会员的小社团,班长团却是阵容强大,两者最大的不同是班长团非常讲求纪律和团体精神,集合迟到的话你就等着受罚吧!班长团有很多团体活动,印象中最常做的应该是练步操,还记得我和同级的班长们常常在科学大楼后面练步操,我们还排了一段花式操表演给大家看!那一年张信哲发行